您好,歡迎來到甘肅農(nóng)民網(wǎng)!
甘肅農(nóng)民網(wǎng)訊 新甘肅·甘肅農(nóng)民報通訊員 隆紅霞 陳新苗
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,“鄉(xiāng)村教師是改造鄉(xiāng)村生活的靈魂”。90后教師黎巖,從參加工作就在岷縣梅川鎮(zhèn)白楊坡小學任教,一晃已有7個年頭。這7年來,他把每個學生都放在心上,用情懷抒寫擔當,用生命踐行使命,如一盞燈,照亮了孩子們的成長路。
“劍外忽傳收薊北,初聞涕淚滿衣裳。”窗外陽光明媚,室內(nèi)書聲瑯瑯。在梅川鎮(zhèn)白陽坡小學五年級教室里,31名學生們正坐在教室里聽黎巖老師上課。
和所有孩子一樣,班長馬太力合也被黎老師生動有趣的講解吸引著。時間回撥到3年前,11歲的馬太力合還在家里幫父母親照顧年幼的弟弟妹妹,直到黎老師的到來才改變了這個女孩既定的生活軌跡,讓她有了上學的想法和機會。如今,她不僅背起書包走進了學堂,還因為學習積極努力被推選成了班長。談起學校生活,馬太力合高興地說:“我在學校里有老師的陪伴,還有同學們的陪伴,很開心、很快樂,還可以學到很多的知識?!?/p>
前些年,白楊坡村并不那么重視教育?!耙郧昂眯┖⒆硬蛔x書,特別是女孩子不上學,這幾年白楊坡入學率是100%,老百姓的思想觀念轉(zhuǎn)變了,不讀書寸步難行。”村里老人馬信華說道。
改變離不開默默付出的老師?!鞍ぜ野舻情T去勸他們回來讀書,現(xiàn)在我們老師清楚每一個學生的家庭住址?!崩鑾r說。
如今,在黨的好政策的支持下,在老師們的努力下,所有的適齡孩子都沐浴在陽光下,遨游在知識的海洋中。
但黎巖老師的心并沒有完全放下來……如何才能真正教書育人?又成了他一直思索的問題。
“要教在今天,想在明天?!薄敖處煹穆氊熢谟趹阎鴮γ總€學生生命的敬畏和虔誠,手持火種,點燃他們精神成長的燈火……”作為一名語文教師,黎巖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,在上好課的同時,更要教學生學會做人。曾經(jīng)班上的淘氣包們,在他不斷地鼓勵下,改掉了往日的調(diào)皮,變得慢慢懂事起來。
回想曾經(jīng)簡陋的教學條件、不方便的交通,黎巖也抱怨過、迷茫過,但因為熱愛,因為孩子們一雙雙明亮求知的眼睛,他還是選擇了堅持。
如今,學校的教學環(huán)境發(fā)生了巨大變化,有了食堂、圖書館、各種新型教學設備……但作為“燃燈者”的他,回望來路,初心未改,“我會一直堅持下去,扎根農(nóng)村,為我們老家的教育事業(yè)貢獻自己的力量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