豬偽狂犬病是由偽狂犬病病毒引起豬的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。本病不僅感染豬,犬、貓、牛、羊也可感染發(fā)病。
流行特征
不同階段的豬只在感染偽狂犬病病毒后所出現的臨床癥狀有所不同,其中妊娠母豬和新生仔豬的癥狀尤為明顯。
感染母豬表現流產、產死胎、弱仔、木乃伊胎等繁殖障礙癥狀,青年母豬和空懷母豬常出現返情而屢配不孕或不發(fā)情;公豬常出現睪丸腫脹、萎縮、性功能下降、失去種用能力;新生(哺乳)仔豬發(fā)病率和死亡率可達100%,表現中樞神經系統(tǒng)癥狀,斷奶仔豬發(fā)病率20%-40%,死亡率10%-20%;生長豬、育肥豬表現為呼吸道癥狀,增重滯緩,發(fā)病率高,無并發(fā)癥時死亡率低;成年豬呈隱性感染。
該病的傳染源是帶毒的病豬、隱性感染豬、康復豬,野豬,帶毒鼠。病豬的飛沫、唾液、糞便、尿液、血液、精液和乳分泌物等均含有病毒。種豬初次感染康復、恢復生產后將終生帶毒,在應激、抵抗力下降時,豬只可發(fā)病。
近些年,由偽狂犬病病毒變異毒株引發(fā)的疫情逐漸平穩(wěn),但仍在流行。
防控措施
做好滅鼠工作。鼠極易傳播偽狂犬病病毒,其個體小,靈活性大,一旦感染偽狂犬病病毒,隨著其運動可迅速將病毒向四處傳播,因此豬場應采取有效的滅鼠措施,定期開展滅鼠工作。
及時隔離發(fā)病豬。及時隔離疑似感染豬只,對圈舍進行徹底消毒,避免更多的豬只感染。有條件的養(yǎng)殖場可對同群豬進行檢測。
免疫接種。豬偽狂犬病疫苗有弱毒苗、滅活苗、基因缺失疫苗。應盡量選用一種疫苗,防止多種疫苗混合使用。
(據中國農網)